News 新闻中心

26人!2021年第四期“西安好人榜”发布

2024-12-25 16:58:5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一位好人就是一座丰碑。

  西安好人,他们的日子平凡而又伟大,他们的善举默默无闻却又掷地有声!他们的生动事迹,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标杆,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正能量。

  西安好人群体就像古城夜空中的星光和街上的灯火,用道德之光照亮人心,用人间大爱温暖城市,为西安的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发布2021年第四期“西安好人榜”,张国荣等26人(25组)被群众评议推荐为“西安好人”。

  他们既有奔赴一线抢险救灾的普通企业职工、拾金不昧的保洁人员,还有勇救落水儿童的古稀老人、坚持教育一线的小学教师,他们崇德向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在平凡工作生活中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嘉言懿行引领着古城文明新风尚。

  目前,我市共评选上榜“西安好人”805人(组),推荐上榜“陕西好人”241人(组),荣膺“中国好人”144人(组),形成了西安好人群体“群星璀璨”的良好局面,为奋力谱写新时代西安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

  “助人为乐”好人:李惠媛

  李惠媛,女,汉族,1969年5月生,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十里铺社区“晨星”困境家庭青少年关爱项目负责人。该项目荣获2016年团中央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优秀项目,2019年西安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2010年,她开始参与自闭症儿童康复志愿服务,为自闭症儿童家长提供心理减压疏导服务。为了帮助更多弱势群体,2014年注册成立陕西晨星社工服务中心,中心成立后,虽然资金短缺,但志愿服务却从未间断。2016年8月,她在十里铺社区开展“晨星”困境家庭青少年关爱项目,常年为社区困境青少年儿童提供照料服务、课业辅导、生命教育、科学实验、英语课堂、家长学校等志愿服务项目,定期开展困难家庭春节慰问、青少年品格建造夏令营、社区联谊等活动,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已达2万余人次。她还积极向社会筹集教育资源,建立社区图书室,开展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预防犯罪教育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社会的关注。

  (灞桥区委文明办 推荐)

  “助人为乐”好人:张国荣

  张国荣,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西安荣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曾荣获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碑林好人”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回馈社会的承诺。每逢节日,他都以不同方式帮扶救助各种困难群体,母亲节期间,他带领企业员工为社区群众、党员母亲代表送去牛奶、鲜花和蛋糕;每年冬至,给辖区环卫工人、孤寡独居老人、困难群众送去“爱心饺子”。2016冬至,他还给辖区100多名环卫工人送去价值八千多元棉衣、口罩、手套等防寒物品。他在碑林辖区开设老年餐厅,专门为老年人提供配餐、送餐等服务,安排照顾好孤寡、独居等老人的吃饭问题。辖区内83岁高龄的独居老人杨桂兰,子女定居国外,她腿疼行动不便利。在得知情况后,从2016年到2020年,他安排一直坚持给老人送餐到家,风雨无阻。2018年起,他每年到西安市蓝田县辋川镇七安子村,参加碑林区扶贫援建项目工作,先后捐款捐物5万多元,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领公司全体党员为社区贫困老人和战斗在一线的柏树林街道环卫工人免费发放爱心餐。

  (碑林区委文明办 推荐)

  “助人为乐”好人:张新亮

  张新亮,男,汉族,1956年2月生,中共党员,长安区王曲街道藏龙寨村村民。曾荣获2020年西安“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2016年3月,他从三尺讲台退休后,回到长安区王曲街道藏龙寨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担任王曲街道乡贤协会会长、关工委专职副主任、长安唐村文化顾问、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火”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队员。他撰写《堡寨物华忆长安》一书,将南堡寨村史和良好村规民约继续传承;又为南堡寨村门楼、祠堂以及藏龙寨村史广场书写对联9幅、整理史迹节点牌12幅。他先后在长安区8个街道的11个村、2个社区共计开展义务宣讲25场次,听众1000余人(次)。他是乡里乡亲眼中的“活村史”和传统美德的“大主播”,经常利用传统节日为村民、中小学生进行爱老敬老专题演讲,讲述村寨“孝子贤孙”“孝子三弟兄”等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将尊老爱幼的村风传播弘扬。

  (长安区委文明办 推荐)

  “助人为乐”好人:燕伟

  燕伟,男,汉族,1983年11月生,中共党员,西安鄠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鄠邑区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曾荣获陕西省“最美志愿者”“西安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在部队时,他成立“学雷锋小组”,5年如一日地照顾部队附近一对无儿无女的残疾老人,每逢节假日,帮助老人洗衣、扫地干家务,种地、施肥收庄稼。他经常从有限的津贴里拿出一部分补贴老人家用。复员后,他还念念不忘,时常会寄些生活用品和特产给老人。从2007年起,他积极参加“助梦青春”公益助学书画义卖、小葵花关爱圆梦、慰问白血病患者、慰问武警官兵等公益活动,多年来为2000多名贫困老人和学生送去价值10多万元的生活用品和慰问品。2018年5月,他被选任为鄠邑区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他主动与县内外的公益组织合作,开展公益线索共享、救助物资共享等交流互动活动。他积极倡导人人公益的理念,不断向社会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织的公益活动多次被省市媒体报道,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目前,鄠邑区公益志愿者协会已与省内外10多个公益组织建立联系,发展会员2000余名,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帮助了300多个家庭,受益人群3万余人。

  (鄠邑区委文明办 推荐)

  “助人为乐”好人:郗仙梅

  郗仙梅,女,汉族,1988年8月生,蓝田县市场监管局孟村镇市场监管所干部。

  2009年, 她大学毕业后来到了秦岭大山深处的蓝田县玉川镇。她在镇里的学校看到一间简陋的教室里,一个老师带几个年级不同科目,真实感受到山区教育贫困现状,那一刻她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帮助这些山区贫困孩子。12年来,她累计捐资捐物2.5万元,同时,一直积极联络爱心公益团队,组织协调各类公益活动90余次,募集社会各类爱心社团捐资捐物200余万元。她还组织爱心人士与玉川镇20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每年为每名小学生捐赠助学款1000元,每名初中生1700元,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她的事迹被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蓝田县委文明办 推荐)

  “助人为乐”好人:刘建军

  刘建军,男,汉族,1942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幸福里第二社区居民,底张街道龙枣村原党支部书记。曾荣获陕西省“五好家庭”,西安市“十佳老有所为最美老人”等荣誉。

  从1989年到2015年,在担任龙枣村党支部书记的26年间,他不忘初心、一心为公,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招商引资,把龙枣村打造成了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退任后坚持发挥余热,积极发展村级文化建设,先后成立了老年协会、戏迷协会、底张街道红心向党小分队等文艺团体,自编自导了百余部文艺作品,向村民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正能量。多年来,只要有群众向他求助,他都想法给予帮助解决。他先后筹款20多万元,帮助村民解决养牛、看病资金不足等问题。作为民意理事会成员和民调工作室调解员,他多次参与各类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为城乡基层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默默发挥着光和热。

  (西咸新区文明办 推荐)

  “助人为乐”好人:徐江军

  徐江军,男,汉族,1984年8月生,西安市热力集团城区供热公司南门一值锅炉班长。

  他多次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救援行动。今年7月河南郑州大暴雨让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着重大损失,他接到救援通知,要求他和其他18名救援队员组成先头梯队,携带重型救援设备连夜奔赴河南灾区救援,他们是陕西省第一批到达河南的救援队伍。灾区各救援点现场最深的积水达3米多,尤其是农村,死猪死羊化粪池加上烈日高温,让水质污染特别严重,救援环境非常恶劣,救援队员们的衣服、裤子、袜子从来就没有干过。很多人中暑倒下,很多人泡胀的脚在皮靴中磨烂,伤口被污染的洪水浸泡而溃烂,引发皮肤病。但他们并没有退缩,每天凌晨2点才能休息,早上7点起床再出发。经过他和救援队“战友”们艰苦奋战,安全转移受灾群众5700余人,其中危重病患1000多人,筹集发放救援物资83.5吨,为当地的抗洪救援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他在“秦岭11·12东梁救援”行动中表现出色,被西安高新区特种应急救援中心评为“勇者先锋”。

  (西安城投集团 推荐)

  “见义勇为”好人:张继煜

  张继煜,男,汉族,1988年10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政治部干部。

  2021年6月3日上午9时45分,一名老太太带着年仅一岁的孙子在曲江南湖边游玩时,孩子不慎落水,老人不顾一切跳进湖水中去拉孩子,但老人不识水性也陷入危险之中,老人一边挣扎一边高喊救命。听到求救声,他迅速奔向出事现场,未曾多想更未及脱衣,便从一米多高的水泥台直接跳进水中。此时,老人和孩子都在水中挣扎,他用双手将孩子和老人分别托起。随后,与紧急赶来的公园救援人员一起,将孩子和老人扶上救援艇。落水的幼儿和老人得救后,由于施救及时,并无大碍。上岸后在周围热心群众的提醒下,他才发现自己右上臂外侧划破出血,黑色的T恤衫背上也被扯了个大口子。《陕西日报》《检察日报》《西部法制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媒体均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雁塔区委文明办 推荐)

  “见义勇为”好人:牛铁炼

  牛铁炼,男,汉族,1945年12月生,中共党员,鄠邑区运渠店村村民。

  2021年2月10日(农历大年二十九)下午5时30分左右,鄠邑区甘河街道运渠店村鹰兔桥下的甘峪河边,突然传来“快来人,救命啊”的呼喊声。听见声音,他立即快步赶往出事地点,只见一名10多岁的小男孩正在河里双手挣扎着,眼看就要被河水吞没。此时正值寒冬,他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寒冬入水的危险,立即脱下棉衣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奋力游到落水孩子身边,使劲抓住孩子向岸边拖,最终在另外两位老人的帮助下把孩子拖上河岸,而孩子已失去意识。他不顾自己全身湿透,冻得发抖,赶紧将自己的棉袄裹在了孩子的身上,在河岸边群众一起救治下,孩子渐渐恢复了意识。将小孩送回家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手脚已被冻伤,腿上还划了几道口子。年近八旬勇救落水儿童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乡亲们都对老人的义举称赞不已。

  (鄠邑区委文明办 推荐)

  “见义勇为”好人:同磊芳

  同磊芳,女,汉族,1989年5月生,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三科护士。

  2020年9月24日早上7点左右,她在上班经过郭杜公园时,突然听见有人呼救,她快速向发出呼救的地方跑去。发现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已晕倒在地,面部朝下,头面部有大量出血,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情况十分紧急。她第一时间抱着大爷头部,尽量避免大幅度翻动,在保洁人员的协助下,将老人翻身平躺,用借来的勺子,撬开老人的嘴,防止咬舌。在触摸老人颈动脉,发现无明显搏动后,立即娴熟地为老人展开心肺复苏,经过20分钟左右的心肺复苏抢救,老人终于停止了抽搐,逐渐恢复了意识。她一直守在老人旁边,直到120急救车赶到,她又详细地向救护人员说明了老人的基本情况和抢救过程。看着救护车载着老人离去后她才放心地匆匆赶去上班,旁边的路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到《华商报》报道了这件事,邻居和同事才知道了她的事迹。老人的家属找到她千恩万谢,她却笑着说:“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应该做的。”

  (长安区委文明办 推荐)

  “见义勇为”好人:魏宪、王乾

  魏宪

  王乾

  魏宪,男,汉族,1996年12月生,西安市高陵区泾渭街道道口社区副主任。

  王乾,男,汉族,1992年9月生,西安市高陵区泾渭街道道口社区委员。

  2021年7月13日,俩人正在社区进行常规检查,突然听到哭喊声,他俩飞奔过去发现一位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的女士哭着说:“我女儿,突然抽搐晕过去了,快救救我的孩子!”来不及商量,魏宪立即抱起孩子,王乾立刻开车将母女二人送至医院。一到医院,魏宪抱着孩子跑楼梯直冲急救室,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对抽搐、失去意识的小女孩进行救治。而急救室的门口,心急如焚送孩子就医的母亲慌乱中什么证件都没带,家里还有两个小孩没人照顾。王乾又开车带这位母亲回家拿上证件并安顿好另外两个孩子后赶回医院,并帮忙办理了入院手续。当看到急诊室的绿灯亮起,得知孩子脱离危险后,王乾、魏宪脸上的焦急瞬间散去。7月19日上午,这位母亲带着孩子来到社区,给他俩送来书写着“危难之时伸援手 热心助人正能量”的锦旗,字里行间蕴含着母女的感激之情。

  (高陵区委文明办 推荐)

  “诚实守信”好人:党晓莉

  党晓莉,女,汉族,1964年9月生,西安草滩保洁有限公司公厕管理员。曾多次被公司评为优质服务“服务之星”、优秀员工,连续7年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1年6月21日,她在草滩六路民兵训练基地公厕打扫卫生时,在男厕内的置物架拾得一个黑色手提包,内有两万六千余元现金、银行卡、驾驶证、行驶证以及相关票据。面对眼前的大量现金,她立即向公司汇报。失主孙某发现钱包丢失时,仔细回忆并到上午去过的地点逐一寻找,孙某到公厕询问是否有捡拾到手提包时,她便询问包内有何物品,当孙某详细描述了丢失包的特征和丢失物品及金额,她确认无误后并告知孙某是自己捡到了包,并已上交公司。失主孙某听闻后如释重负,表示要重礼酬谢,被她婉拒。随即,公司领导赶到现场,将包及物品当场归还。

  (经开区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林静

  林静,女,汉族,1976年7月生,灞桥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作者。连续多年荣获市、区“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

  她从事工会保障帮扶工作数十年来,打造出“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一年四季送关怀”的工会工作品牌,始终坚持职工的事无小事的工作原则,对职工做到“知情、知心、知底”,在保障职工生活、帮助职工子女入学、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她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瞄准户外工作者人流量大的城市驿站,及时将“工会芯”植入城市驿站,在全区建成35个工会爱心驿站,极大地方便了环卫工人、快递员、送餐员等户外劳动者,使工会关爱职工工作得到了延伸。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积极响应号召,奋战在抗“疫”一线,她和同事们四处筹措慰问物资,肩扛手提一次次将慰问品、防护用品等物资送到抗疫一线职工的手中。在消费扶贫工作中,在纺织城工人文化宫率先设立了“灞桥区对口略阳县扶贫驿站”,不厌其烦地宣传讲解政策,手把手教大家怎样操作APP。在集中采购时段,她常驻现场为扶贫产品供应商和采购单位提供服务,实现了500余万元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销售。

  (灞桥区委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高倍蔚

  高倍蔚,男,汉族,1977年6月生,中共党员,临潼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斜口街道高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他1998年退伍后开始创业,2012年3月担任高沟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立足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以党建引领,突出“居民生活城市化、后顾之忧产业化、居民服务保障化、社会稳定责任化、社会治理创新化”“五化”工作理念。他强化基础,逐步使一个矛盾重重、软弱涣散的村党支部,变成为省委组织部命名的“村级标准化党建示范村”,村子也成为临潼区的美丽乡村典范。他带领村委成员深入有关被拆迁村组调查摸排,顺利完成了骊山新家园安置区项目全村700余户被征迁群众的回迁安置,和西临高速公路“四改八”拓宽及临潼收费站涉及本村的100余户村民的征迁工作。在征拆过程中,他和重点户、上访户面对面谈心,合理诉求分门别类记录在册,想方设法及时解决;对不合理诉求,苦口婆心讲清政策,让百姓明理顺心。他鼓励村民用征迁款购买机械、车辆,积极参与度假区项目建设。如今村里呈现出人心齐、奔小康的可喜局面。

  (临潼区委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赵苍虎

  赵苍虎,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西安市鄠邑区涝峪国有生态林场职工。

  自1980年进入林场,他已经陪伴这片森林41年。森林管护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琐艰苦甚至充满危险。巡山不仅要制止乱砍滥伐、乱搭乱建、乱捕乱猎、乱排乱放、乱采乱挖、不安全用火等危害森林安全的情况发生,还要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每天的工作从巡护开始,穿上制服,背上装着弯刀、绳子、防虫药、水壶和专业的工作仪器,和管护站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分管区域开展巡查,直到天黑才返回,每天步行需要二三十公里,一双胶鞋穿上两个月鞋底就全磨穿了。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远山巡护,常常需要几天几夜、吃住都在深山里,一个干馍配上腌蒜苔、火腿肠就是一顿饭,能加个鸡蛋就是改善生活了。有时带的干粮不够,饿了只能从树上摘木耳烤着吃,渴了就喝山里的泉水。他常说,“身为护林员,久而久之,便对山里的一切有了一份无法割舍的感情,看着这些树木长大,就好像看着小孩长大一样。”他话虽不多,却让人感到他对这片森林的热爱。

  (鄠邑区委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李江波

  李江波,男,汉族,1986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安市公安局阎良分局阎良派出所副所长。先后荣获省公安警务实战比武手枪应用射击冠军、市公安局优秀民警、“新警成长之星”“警营工匠·好师傅”等荣誉称号。

  2020年底,他从公安阎良分局巡特警大队调入阎良派出所任副所长,十四运会攀岩滑板比赛所在的石川河极限运动中心就在阎良派出所辖区,安保和社会治安工作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平日里他和管片民警下社区、进企业,扎实做好前期摸排走访工作,联合学校、企业、医院等重点单位积极开展反恐处突应急演练,捋顺工作流程,制定辖区“治安形势清楚掌握、辖区重点人员清楚了解、辖区重点单位学校清楚管控”“三清”工作法,该做法被分局肯定并向全局推广,有力保障了十四运会部分项目的顺利举办。他业务素质精湛,获得了国际实用射击IPSC、防卫射击IDPA及战术急救TECC资格认证,先后被西安市公安局、陕西省公安厅聘为兼职教官,公安部警务实战技能教官,授课超100次,参训干警1万多名,出色的表现也让他成为央视《警察特训营》开播5年来唯一的陕西警察。他热心公益,多次走进中小学校开展反电诈、反恐维稳、反校园欺凌等宣讲,授课内容既精准专业又通俗易懂。

  (阎良区委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魏王峰

  魏王峰,男,汉族,1976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安市阎良区关山初级中学校长。

  23年时间里,他将关山初中建成了阎良区唯一的省级文明校园。他所在的关山初级中学是距离阎良城区最远的一所乡村学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周边15个村子的农村孩子。2011年国家开始提倡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学校里没有专门授课的老师,他让自己成为了关山初中第一位国学教师,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路过关斩将,连续7年取得优异成绩。2014年,他启动“精讲多练当堂达标”课程改革后,在他的带领下,关山初中编辑校本课程,乡村孩子从此有了自己的兴趣班,足球、音乐、绘画等20多门课程由着孩子们自己挑选,这一个个小小的举措,带给农村孩子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他深知学校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连续多年利用周末为成绩落后的学生们义务补课,给困难学子做心理辅导,无怨无悔地当好孩子们的引路人。

  (阎良区委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王倩

  王倩,女,汉族,1987年6月生,执业助理医师,周至县马召镇崇耕村乡村医生。曾获得周至县“最美医生”荣誉称号。

  自2010年以来,她立足农村,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健康。刚开始工作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村民不接受她,甚至被村民怀疑会不会将药品拿错。在入户随访服务工作中,很多村民都认为她是在作秀,并不配合工作。为此,她委屈地哭过好几次。随后的工作中,她不厌其烦地为村民宣传医疗方面的好政策;在慢性病随访时,她详细记录每次查体结果,进行分析后,再做个体化服务。她经常背着出诊箱走访贫困家庭,不厌其烦地对患病人员进行复诊。贫困户杨根发长期患有糖尿病已危及到生命,她多次上门服务、亲自陪同去医院,讲解国家扶贫政策和医疗政策,劝说其配合住院治疗,及时挽救了他的生命。她认真细致地工作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村民,使村民们感受到了她的真诚和负责。如今的她不仅是村民值得信赖的医生,更是一名让人放心暖心的医导顾问,成为崇耕村村民心中最为亲切的“自家人”。

  (周至县委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张红叶

  张红叶,女,汉族,1975年1月生,周至县青化镇滹沱小学教师。曾被评为县“模范班主任”、镇“优秀教师”、市“优秀辅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她扎根农村23年,任班主任21年,六年级班主任14年。她建立起“四人互助小组”,制定了班长轮流担任的动态管理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出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这不仅加深了同学间的友情,还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每周一次的总结评比,班里逐渐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同学之间也变得和谐了。她教学风格独特,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她的课堂总能传出欢声笑语。她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有的孩子贪玩、学习习惯不好,为唤醒这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义务开展心理疏导,下课她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放学会抽时间去家里随访。孩子们总喜欢围着她,向她倾诉喜怒哀乐,说心里的小秘密,就连周末也经常到她家补习功课。疫情期间,她坚持给学生补课,没有一个学生因停课耽误学习,孩子们亲切的称她“妈妈”班主任。

  (周至县委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刘纪荣

  刘纪荣,男,汉族,1950年6月生,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街办许赵村村民,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陵塬文化研究院院长,“车刘行”制陶家族第十代传人。

  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作的黑陶作品超过4000多件,顾客遍及国内外,其作品在1993年被文物专家何正簧鉴定为中国制陶一等品。为了传承黑陶制作技艺,他免费教出3000余名学子,其中有大学生,大学待业青年、下岗职工、社会无业青年、残疾青年,为社会就业减轻了压力,也被称为“黑陶播种机”。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他的黑陶作品被全球3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和黑陶爱好者收藏。2006年开始,他的黑陶作品常年在大唐芙蓉园非遗展、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并远销海外。近年来,影刻、圆雕、浮雕、高浮雕、镂空……他在技艺创新上持续发力,让黑陶变为工艺品、收藏品。2013年,他担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季羡林国学院黑陶研究所所长,从事黑陶文化的研究与传教,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家讲解中华民族古老的黑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者,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多次报道。

  (西咸新区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刘公信

  刘公信,男,汉族,1952年1月生,中共党员,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王街道宋东村村民。

  1974年至2012年,他担任乡村电影放映员近40年,放映电影上万场。“给大家放一辈子电影”是他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初心、本心。1996年,他自创“流动放映车”,创新做法得到国家电影局的肯定,作为典型向全国农村推广。从九十年代初至今,他先后投资20余万元收藏国产胶片放映机、电影胶片等物品,自费建成了国产胶片电影放映机珍藏馆,共收藏4种口径放映机40余套、11套幻灯机、《白毛女》《地道战》《英雄儿女》等故事片70多部,以及纪录片、动画片、科教片500多部。他主动与周边中小学校联系,将收藏馆作为中小学生的“校外思政课堂”,义务为孩子们讲述电影发展史,放映红色影片开展思政教育。2021年6月2日,他向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捐赠雕刻了近十年的作品——26米长的《毛主席肖像版画长卷》,受到西部网、华商网、新浪等媒体关注报道。

  (西咸新区文明办 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何小虎

  何小虎,男,汉族,1986年11月生,中共党员,航天六院7103厂数控技能专家。曾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带徒名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多年来,他致力于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精密零件的加工难题65项,独创了微小孔高效加工法、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首件标定参数法,有效提升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喷注燃烧系统工作可靠性,在长征五号、天问一号、北斗组网、探月工程等任务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了一种高效冷却方法,解决了铌坞合金加工难题,完全实现了设计意图有效保证了探月工程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首创“车-铣磨复合加工法”解决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喷嘴液流试验一次合格率低的难题,每年节约成本100余万元。2016年他荣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第四名,是陕西省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他积极参加工厂组织的“名师讲座”,利用业余时间手把手教年轻职工工艺技能,先后培养徒弟20多名,很多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

  (航天基地文明办 推荐)

  “孝老爱亲”好人:齐泽春

  齐泽春,男,汉族,1956年2月生,十里铺街道李家堡社区居民。

  2015年妻子李月芹由于突发脑溢血而导致半身不遂,说话困难,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为了更好的照顾妻子,他毅然辞去工作,洗衣打扫,熬中药、炖汤炒菜,为妻子穿衣梳头、洗漱按摩、端屎把尿,悉心呵护妻子。而随着卧床时间越来越久,妻子感觉自己的病情得不到缓解,时常烦躁不安,甚至想放弃治疗,他总是耐心劝说,多方联系医生,亲自帮妻子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表。由于常年的按摩,他的手掌上已经形成了两个硕大的茧包;为了促进妻子身体康复,他每天定时牵着妻子的手进行康复训练,他们相濡以沫的身影,俨然成了李家堡社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妻子慢慢可以说话了,腿部也未出现肌肉萎缩。妻子卧病5年以来,他一天也没敢离开过妻子,哪怕走亲戚,吃个中午饭就匆匆赶回家。他对妻子不离不弃,用爱心和坚守为家人营造着家的温暖,被街坊邻里称为李家堡社区的“五好”男人。

  (灞桥区委文明办 推荐)

  “孝老爱亲”好人:王新建

  2004年妻子粆秀英突发脑溢血,丧失行动的能力,他不离不弃,每天辅助妻子做康复训练,一做就是15年,眼看妻子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了, 2019年病魔再次找上门来,妻子粆秀英从此丧失意识,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对此,他没有选择怨天尤人,而是继续无怨无悔的照顾妻子。为了不给儿女们添负担,他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打零工来增加收入。除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他还特别关心妻子的心理和情绪,常常跟她聊一些有趣的事情,陪她唱歌,带她散步。17年间,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丈夫的责任,用义无反顾的坚持和全心全意的付出,兑现爱的承诺。

  (高陵区委文明办 推荐)

  “自强励志”好人:张晨光

  张晨光,男,汉族,1993年4月生,临潼区相桥街道办张八村村民。

  他毕业后前往上海打工,他学习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寻找新销路,积累丰富经验后回到了家乡,带领村民一起致富。2015年,他自费带领5户村民到原产地观摩学习新品种南瓜的种植,采购4000元南瓜种子免费分给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拓宽销售渠道,当年实现每亩增收3000元。2017年,他带领15户村民分别种植了土豆、南瓜、哈密瓜几个品种,同年每亩增收3500元。2018年,他又带领村民发展了150亩桃子种植,十一个新品种,时间跨度从五月份一直到十一月都有成熟果蔬上市,每亩平均净利润达到6000元。在种植的同时,他大力发展线上电商业务,在平台开设店铺,年发货量超过五十万件,带动村民闲置劳动力40余人,平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为村民找寻防疫物资,捐赠口罩2000个、现金2000元、水果20000斤、蔬菜8000斤,还为一线防疫人员送去所需食品,由于在外务工人员不能返岗,他就安排村民到他公司打工,工资日结,解决了村子100多人的生计难题。

  (临潼区委文明办 推荐)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端 图片由市委文明办提供

搜索